濮阳网讯(记者王莹通讯员袁志轩)近年来,南乐县针对农村党员劳动技能不强、党性认识不够、村级后备干部“青黄不接”等问题,着力下好“素质提升、党内关怀、能人兴村、干部驻村”四步棋,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走好“素质提升”棋,破解农村党员劳动技能不强问题。采取集中办班、专家辅导、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等方式,大力开展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培训,进一步拓宽农村党员视野,提高生产劳动技能。依托县委党校、职业中专等培训项目举办各类主体学习培训班26期,培训农村党员3000余人次。谷金楼乡谷金楼村党员薛占军在县畜牧局养殖专家赵鹏宽的技术指导下,养起了肉牛,建立了南乐县腾哪烈涤邢薰司,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养牛致富。
走好“党内关怀”棋,破解农村党员党性认识不够问题。紧紧围绕“关心在家党员确保党性观念强、关心外出党员确保流出不流失、关心流入党员确保离乡不离党”的党员“三关心”活动,建立农村党员拜访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党员心声,收集党员意见建议,县委每年筹措10万元“党内关怀基金”开展党员生产生活救助,加深农村党员对党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党的凝聚力。今年年初以来,各级领导走访农村党员6000余人次,发放政治生日贺卡7500余张,办理实事好事14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帮助维权78起。
走好“能人兴村”棋,破解村级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在村级后备干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将农村创业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党员示范户、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500余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着力解决村级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
走好“干部驻村”棋,破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问题。充分利用驻村干部所在部门及自身优势,积极引导驻村干部为所驻村找资金、上项目,帮助农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年初以来,70名驻村干部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交通等部门,协调项目资金960余万元,新修公路80余千米、新打井600余口,解决农村15余万群众运输难、用水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