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中国农民网 | 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农民门户网
当前位置: 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问题 > 解决农村环保问题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 返回首页

解决农村环保问题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

时间:2013-10-29 10:11来源: 未知作者:cym收藏
  核心提示: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点多、面广、量大,涉及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等多种类型的污染源,污染构成复杂、涉及部门多,在必要时,还应通过立法将农村环保政绩纳入官员考评。惟此,基层政府和官员才有可能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作者:刘英团
  2003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农村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根据习近平的指示精神,中央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浙江经验,并组织召开现场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会议专门作出批示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
  说及农村的生态环境,我们很多人都有话说。浙江省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包括"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和"村庄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力争使绝大部分村庄的环境得到整治。近些年来,东南沿海地区"腾笼换鸟"政策,迫使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大量的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
  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及农村基层组织在发展经济和提高政绩的冲动下,使得农村成为一些污染企业的避风港,由于水资源短缺,这些未经有效处理的被污染的水成为灌溉的水源,不仅污染了土地,也不同程度地对食物安全带来隐患,俨然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一"害"。
  同时,一家一户几头猪、几头牛、几只羊的传统养殖模式,逐渐被规模化、效益化的集中养殖模式所代替。基于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及分解成本上的考量,不少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要么露脸堆积,要么通过暗渠或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环境恶化。
  还有数据表明,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50%,农药的利用率也只有30%左右,余下的直接进入土壤和空气,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此外,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而任意排放,这些污水让农村环境变得"脏乱差",在雨季,他们以径流的方式进入水体,成为水体的重要污染源。
  面对如此严峻的农村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据了解,浙江省坚持不懈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而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浙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尤其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系统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立法是最好的选择。农村是我们生产、生活离不开的"菜篮子"、"米袋子"和"饮水池"。
  因此,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通过立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但能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利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指示。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多是城市,农村环境保护不但薄弱,甚至在个别地区还是"空白",最终使环境污染"农村包围了城市"。不说城市周边的"垃圾山",我们说说"生命之源"的水。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环境污染特别是水环境污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个别流域甚至达到80%以上。如果研究结果没有误差或误差不多,我们可以断言即便城市的环境完全得到治理,我们每天要喝的水也不会理想。所以,保护环境不能顾此失彼,城市环境保护不能放松,也还要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
  解决农村环保问题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不只是环境保护的问题,更是涉及"三农"、涉及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涉及粮食及食品安全和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只有通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由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点多、面广、量大,涉及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等多种类型的污染源,污染构成复杂、涉及部门多,在必要时,还应通过立法将农村环保政绩纳入官员考评。惟此,基层政府和官员才有可能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农村环境保护立法还要使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有所作为。如,在农村环境治理策略、手段上都要有所创新,要结合农村及当地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在具体实施中,既要强调政府的引导,也要肯定基层自治组织的主导作用,尤其要调动农民在农村环境保护及治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农民的参与性。
  编辑:张旭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