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加强省级统筹,尽快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待遇保障问题。我国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偏低,根本原因在于按照目前以县为主的工资保障机制,财力薄弱县负担教师工资面临很大困难。为此,建议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保障体制,将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00多个贫困县农村教师工资保障责任由县级上移到省级,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大幅提高这些地区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长期从教。
二、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各地不折不扣落实教师编制管理规定。对全国教师编制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排查,用3-5年时间,将不合格教师清理出教师队伍,为解决农村教师缺编问题争取空间。
三、加大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法检查力度,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严禁对农村教师采取有别于公务员的歧视性津补贴政策,依法保障农村教师待遇。
四、面向农村一线教师素质提升的需求,改革完善教师教育体系。职前培养方面,进行结构调整,稳定并适度收缩规模,加强紧缺教师的培养。在职培训方面,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向农村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倾斜,让所有农村教师有“充电”的机会。引入市场机制,在培训机构之间形成真正的竞争,保障教师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