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中国农民网 | 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农民门户网
当前位置: 农民网 > 法制天地 > 举案说法 > 广播惠农服务月:模拟法庭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 返回首页

广播惠农服务月:模拟法庭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

时间:2015-11-13 09:10来源: 央广网作者:收藏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民工沈海洋跟随包工头到城市打工,一次夜间加班施工,摔伤了腿。等伤情稳定后,沈大哥找到包工头张一鸣要求赔偿,但是包工头说工程不是他的,自己也只是干活而已;而工程发包方京都明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则表示,工程已经承包给了包工头。无奈之下,沈海洋一纸诉状将包工头和工程发包方一并告上了法庭,三方对簿公堂。

  原告:“原告认为,被告二将修缮工程的分享工程分包给没有任何资质的被告一承包,被告二作为工程发包方,未尽到管理责任,因此应当连带赔偿给原告造成的各项损失。”

  被告一:“原告的腿,原本就有问题,因此他应当承担一部分损失;另外原告并不是直接受聘于我,因此不应该由我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二:“被告二已经将工程发包给被告一,在还没有签订正式合同时原告已经摔伤了,因此被告二已经尽到了合理的管理义务。原告是摔伤纯属意外,不应当由被告二承担连带责任。”

  您看到了吗,这皮球是踢来踢去啊。就是因为当初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给谁干的活,该找谁赔偿,都无从谈起。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场真正的官司,而是中国乡村之声《举案说法》栏目举办的一次模拟法庭活动。据参与模拟法庭的“审判长”李纳齐介绍,类似的劳务纠纷案件很有代表性,其实,只要农民工起诉,80%以上都能胜诉,但是,在面对侵害时,许多农民工选择了沉默或采取其他方式。

  李纳齐:“可能有几个原因:一个是不了解法律,该告谁,怎么告,都不知道;第二个,自己不知道就得找律师,找律师又是个费用;第三个原因,一般都是同一个村的,老乡嘛,可能会在乎老乡之间的关系,要是起诉,声誉会受到影响。”

  对此,一直坐在模拟法庭旁听席认真聆听的宋庄镇农民强芳华深有感触: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但现实生活中,老百姓还是尽量选择不告状。

  强芳华:“挺有意义的,让大家多学点法律知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村里有的人应该遇到过类似问题,没人咨询去,有的不愿意上这个地方来,一到法院嫌寒碜吧,不好意思。”

  长期从事农村法制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法律系教授付丽洁指出,农民和农民工遭遇侵权行为时不能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不仅跟法律意识淡薄有关,也跟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无关系。

  付丽洁:“关于农民的法律意识,这几年做了很多工作,普法,送法下乡,农民法律意识有很大提高,但是做的不够。从大的角度来说,农村有自己的特色,过去受传统习惯影响比较大,但是在解决新的问题的时候还不能应对新的冲突。”

  付丽洁认为,要破除传统观念和习惯对农民和农民工法律行为方式的影响,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普法力度,各级干部带头垂范,并将送法下乡等活动跟农民和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付丽洁:“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主要是树立农民对法律的信仰入手,相信法律的权威性才是根本。外部法制宣传,送法下乡,日常接触的管理者、村干部等都应该帮农民树立这样的信仰,让他们把对农村的服务和管理纳入到依法治理的轨道中。还有就是我们送法下乡知识停留在形式上还不够深入,以后减少形式主义问题,让农民用得上。”

  刚才的节目中,我们听了一场关于劳动保障的模拟法庭辩论。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问题,是农民工遭遇比较多的:那就是欠薪。在讨薪路上,农民工又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农民工和相关部门又该如何应对?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