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中山涧九年制学校的四年级学生在做眼保健操。就读于陕西省榆林市巴拉素镇中心小学的燕晓宁有一双清澈透亮的大眼睛,但不知从何时起,她开始看不清黑板,成绩下滑。直到验光师把左右各225度的近视眼镜戴在她鼻梁上时,她先是一愣,随后开心笑了。她说:“从不知道还能看得那么清楚,感觉好着呢!” 自2012年起,由中国科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倡导组织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在中国贫困农村开展了一项名为“保护视力、提高成绩”的项目。记者近日参与了项目组免费眼镜发放活动,并随项目组走访了陕西榆林的数所乡村小学,发现农村儿童近视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但这一现象并没得到足够重视,老师和家长对近视问题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新华社记者 谭晶晶 摄
11月12日,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中山涧九年制学校患近视的学生戴上了项目志愿者给他们免费配发的眼镜。就读于陕西省榆林市巴拉素镇中心小学的燕晓宁有一双清澈透亮的大眼睛,但不知从何时起,她开始看不清黑板,成绩下滑。直到验光师把左右各225度的近视眼镜戴在她鼻梁上时,她先是一愣,随后开心笑了。她说:“从不知道还能看得那么清楚,感觉好着呢!” 自2012年起,由中国科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倡导组织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在中国贫困农村开展了一项名为“保护视力、提高成绩”的项目。记者近日参与了项目组免费眼镜发放活动,并随项目组走访了陕西榆林的数所乡村小学,发现农村儿童近视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但这一现象并没得到足够重视,老师和家长对近视问题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新华社记者 谭晶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