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网 > 三农资讯 > 资讯关注 > “圈”着养的鲈鱼 没见过的皱叶菜 坛萝卜不是做泡菜的 市民代表沉浸式探班武汉菜篮子基地 返回首页

“圈”着养的鲈鱼 没见过的皱叶菜 坛萝卜不是做泡菜的 市民代表沉浸式探班武汉菜篮子基地

时间:2021-11-26 15:23来源: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作者:佚名收藏

  

  ? ?

  

  市民点赞“圈养桶”智慧养鱼新模式。

  

  市民在蔬菜基地了解本地快生菜生产情况,学习种植知识。

  ? ?

  

  市民走进蔬菜大棚,体验采摘的乐趣。

  

  市民探访蔬菜基地质检抽样过程。

  ? ? 鲈鱼为什么养在大钢桶里?“快生菜”生长起来到底有多快?坛萝卜和高山萝卜一样是做泡菜的吗?

  ? ? 走进田间地头,脚下带泥,亲眼看一看武汉“菜篮子”生产基地是什么样子的。11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在黄陂区举行。社区居民代表、美食网红达人和嘉宾代表一起,在主办方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带领下,走进黄陂区天健农业、兰氏蔬菜基地等武汉“菜篮子”工程重点保供企业,与基地负责人和农户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本地快生菜生产情况,学习水产、蔬菜种养殖知识,品尝新鲜时令蔬菜。

  ? ? 长知识

  ? ? 快生菜18至24天就能长一茬

  ? ? 眼下,小雪节气刚过,天气多了一丝寒意。但在黄陂兰氏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却是一派火热的景象。洪山菜薹、白菜、菜心、茼蒿、香菜、白萝卜……基地里,蔬菜大棚内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让人眼前一亮,蔬菜品种丰富,长势喜人,种植户们正忙碌有序地采摘蔬菜。

  ? ? 24日上午9时许,市农业农村局市场处负责人章重清和基地负责人兰桂娥一起,带领市民代表们走进大棚,让大家亲自采摘白菜和白萝卜,体验采摘的乐趣。

  ? ? 500余个基地钢化蔬菜大棚一字排开,市民朱女士欣喜地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规模这样大的蔬菜大棚,里面的菜都长得好鲜嫩呀!”

  ? ? 看着农户们手脚麻利地收割着蔬菜,一棵棵小白菜在农户手上翻飞,不一会儿就在菜筐里堆起了一座小山。“像这样的小白菜,我们这儿一个大棚大半天时间就能收割1500斤,经过采摘、质检、运输,这些新鲜蔬菜将从田间地头走进菜市场、超市,走上市民的餐桌。”兰桂娥向兴奋的市民们介绍。

  ? ? 我们沿着基地步道边走边拍照,种植户李书想热情地和大家打起了招呼,邀请大家到他的大棚内瞅瞅。李书想介绍:“我在这种了26个大棚的蔬菜,有小白菜、大白菜秧子、茼蒿等,每个棚的菜我和老伴都精心照料着,播种、栽秧、浇水、收割,用的都是好水好肥,因为品质好,所以不愁销路。”

  ? ? “‘快生菜’生长起来到底有多快?”市民们好奇地问道。兰桂娥笑着为大家解惑:“基地的快生蔬菜一般都是18天至24天一茬,蔬菜是靠大棚来维持温度平衡,常常是一批刚收完,另一批就已长成熟。”兰桂娥说,大家不必担心在武汉没菜吃,通过基地大棚温控调控,快生菜能很快生长起来,供应市场需求。

  ? ? “蔬菜怎么保鲜呢?”有市民问道,兰桂娥告诉大家,兰氏基地有标准化冷库,蔬菜采摘后,会先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井水清洗,最后入冷库保存,保证让大家吃到新鲜可口的蔬菜。

  ? ? 开眼界

  ? ? 没见过的皱叶菜是涮火锅吃的

  ? ? “咦,这是什么菜呀,以前从来没见过?”有人指着基地里一排叶子墨绿色、叶面皱皱的,却透出充足水分的菜,大家好奇地围上前去。

  ? ? “它叫皱叶菜,既可以做花,又可以做菜,和旁边种的西兰苔都是基地引进的新品种。”市农业农村局市场处负责人章重清介绍,皱叶菜因为叶片比较皱而得名,是由武汉本地亚非种业自主研发的,目前正在全国进行推广种植。“冬天吃火锅,皱叶菜是涮火锅的‘佳配’,吃起来口感特别脆嫩。”

  ? ? 章重清告诉大家,除了下火锅,皱叶菜还能白灼、榨汁,它含有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还能维持人体内酸碱平衡,使人体更好利用蛋白质食物,促进消化。

  ? ? “开眼界了,下次在菜场看到皱叶菜,我们就认识了。”市民们欢快地和皱叶菜拍照合影。

  ? ? 基地里令人眼前一亮的品种,不止皱叶菜。“坛萝卜”也很快吸引了大家的视线。提着长长的萝卜叶子轻轻一拔,一个个宽约4厘米,长约6厘米的“小萝卜”就出现在大家面前。白生生、小巧巧地托在掌上,甚是可爱。

  ? ? “这个萝卜这么小巧,是用来泡萝卜的吗?”听见市民提问,章重清笑着说,这种萝卜最好的吃法是生食,它的外皮很好剥,水分又足,切片后可与水果一同装盘,脆嫩爽口,甜润多汁,无苦辣异味。其次是与排骨一同煨汤,因为萝卜的含糖量、蛋白质含量较高,煨汤吃入口有甜甜的粉感,特别香酥。

  ? ? 在基地里走上一大圈,边听边看边问,大家更加兴致盎然。看着一个个蔬菜大棚里长势旺盛的各色蔬菜,市民又有了新问题:冬天天气冷了,菜长得慢了,价格会不会涨?

  ? ? 兰桂娥告诉大家,基地在“四季美”有批发档口,现在茼蒿批发价1.5元/斤,毛白菜是精品菜,批发价也只1.8元/斤。以这两种菜为例,价格基本稳定,到春节前如果不遇到极端天气,价格波动不会大,大家不必因为担心涨价而囤菜。

  ? ? 章重清也给大家吃下“定心丸”,他介绍,目前全市在园蔬菜总面积60万亩,在园蔬菜可采总产量约120万吨,目前日均可采收上市蔬菜约7000吨,其中快生菜日均可采收上市2200吨,能确保市民“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品种多样。“现在武汉本地大白菜秧子、红菜薹、藜蒿、莴苣等大量上市,南方广东、福建、广西反季节蔬菜也到了上市高峰期,本地菜和外地菜供应量齐增,大部分蔬菜价格将保持平稳。”

  ? ? 增技巧

  ? ? 扫码便知蔬菜前世今生

  ? ? “基地里的蔬菜逢出必检,用严格的检测标准,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参观完蔬菜大棚,市民们又来到基地质检中心。基地采摘完的蔬菜品种,都会在这进行农残抽检。

  ? ? “为保证蔬菜品质,基地专门设有检测室,和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连通,每批蔬菜都必须经过取样、取液、抑制率比照等程序判定农药残留量合格后才能上市。“同时要求种植户们坚持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残留不超标,产品均符合蔬菜安全标准。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还会安排专人负责抽检各基地的蔬菜,保证市民的‘菜篮子’安全。”兰桂娥说。

  ? ? 检测合格的蔬菜,将被打上“武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追溯码一批次产品只能生成一次,具有唯一性。边听介绍,市民们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该品种蔬菜是谁生产的、何时采收的、由谁检测合格的等信息一目了然。

  ? ? “食品安全关系到市民的生命安全,时刻不能放松”,章重清告诉大家,现在正值秋冬菜保供时节,近期市农业农村局农检部门对全市种养基地进行抽样检测37万批次,综合合格率99.9%。“下一步,全市将进一步加强力量投入,人力、财力投入,监管投入,技防投入,确保老百姓菜篮子安全。”

  ? ? “今天参观了基地,我们对武汉菜篮子供应心里有底了。政府为市民能吃到优质蔬菜,做了很多努力,基地和村民们,付出了辛苦劳动,还有很多为保障菜篮子安全做出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我们想向他们真心地说声‘谢谢了’!”市民曹女士说道。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111/t20211126_1860346.html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