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刘荣增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是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一个抓手,是一项战略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持证率是就业率和增收率提升的前提和保证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迫切需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来支撑。只有通过培训获得专业认证的劳动力才是适应未来我国高质量需要的主力军,持证才能上岗,才能上优质岗是大势所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和新兴服务消费的兴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近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正式发布13个新职业,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驾驶员等,一批新兴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职业不断诞生,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情况看,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十分短缺,近年来技工求人倍率一直维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维持在2以上的水平。
河南是人力资源大省,有5700万劳动适龄人口,但技能人才只有900多万人、占比仅为15.8%,比全国低6.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226万人、占技能人才的比重仅为25.1%,比全国低4.9个百分点,比广东、上海分别低8.3个、9.9个百分点。因此,提升技能人才的比重十分迫切。
“三率”协同提升需要多管齐下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中,持证率、就业率和增收率是体现技能培训效果的衡量标准,“三率”协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培训机构、劳动者个人等全社会协同发力。
就业率与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才能为全社会提供又好又多的就业岗位,保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重视技能和持证上岗实质上是全社会对就业和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老百姓获得幸福感的基本路径,反过来必将进一步对劳动力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产生正向激励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政府要高度重视,制定各种扶持政策,高校和培训机构要与企业紧密配合,关注企业对新技能的动态需求,用人单位要对新兴技能岗位提供更高的薪酬待遇。职业院校要坚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充分开发利用自身优质培训资源,主动面向企业、社会开展订单式、项目制等培训,加强工学结合、校企结合,让培训效果切切实实体现在技能从业者的增收上。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促进全社会形成共识,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持证率、就业率和增收率,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技能人才支撑。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zcjd/467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