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农副产品供求 > 清溪:打造乡村振兴品牌 多举措帮扶大埔村提升“造血力” 返回首页

清溪:打造乡村振兴品牌 多举措帮扶大埔村提升“造血力”

时间:2021-07-22 21:04来源: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作者:佚名收藏

  

  “道路更宽敞了,员工多起来了,房子租出去了,收入也增加了,生活变得更有保障了……看见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一天天变好,村民们都是非常喜悦!”近日,大埔村村民尹女士如是说。

  多年来,清溪镇大埔村因土地资源匮乏等原因,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主要经济指标在全镇排名长期靠后。为此,清溪镇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将“帮扶经济相对薄弱村提升发展能力”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件重要民生实事,因地制宜通过多举措力促大埔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从“后进村”蜕变为“后劲村”的乡村振兴目标。目前,这项帮扶工作,预计每年能让大埔村增收600万元。

  精准帮扶促振兴

  盘活资源强经济

  大埔村位于清溪镇东南面,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一级水源保护区、生态绿线范围、农田保护区等约占1.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资源丰富。为加快推动大埔村奔康致富步伐,清溪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立足大埔实际,聚焦民生问题,由岭南集团有限公司投入86万元为大埔村“量身定制”乡村振兴方案,将大埔村打造成宜居宜商宜业精品农村。

  依托契爷石水库湿地公园的生态资源优势,清溪镇实施旅游文化品牌战略,计划投入300万元在大埔村打造一个文旅精品、购物、餐饮、住宿等全方位设施配套齐全,占地面积约3136平方米的全域旅游配套项目,预计每年为大埔村带来约66万元收益。同时计划投入150万元推进全域旅游配套项目、智能停车管理、桃源路升级改造等工作,以优美环境和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外来人员到此务工、旅游。

  针对大埔村“用地难”问题,清溪镇通过乡村振兴政策及市奖励用地指标优先完善用地手续,将两块共约73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建设成集体工业厂房,并以企业扶持方式续建原有游蛇岭工业园厂房及办公楼,返租企业租金用以支付垫资工程款,该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57万元收益;同时借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契机,优化区域控规范围,解决土地开发、旧村庄和旧厂房改造等受限问题,让更多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加快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镇村部门聚合力

  组团帮扶有温度

  乡村振兴不能有落伍者,更不做旁观者。自大埔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清溪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党性教育和执行力建设,按照“整合资源、分类帮扶、注重实效”工作要求,设立薄弱村组帮扶发展基金,各部门、村(社区)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凝心聚力为大埔村民办实事,形成镇村齐助力、村民当自强,既有态度也有温度的组团帮扶氛围。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阶段节点,狠抓责任落实,定期开会通报项目实施情况,并以1年为一个周期向镇委、镇政府汇报工作进度成效,大埔村帮扶工作正扎实稳步推进中。“一干部跟进一项目”,设立扶持项目现场标识牌,向村民群众宣传项目内容、进度、预计成效等,大埔村民对帮扶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

  为解决大埔村缺乏原始发展资金问题,镇投资促进部门帮助大埔村利用现有5间集体厂房引进优质企业,增加租金及税收返还收益;镇经济发展部门牵头以产业帮扶的形式协助大埔村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包括非集体权属厂房),引入行业龙头企业、先进制造业以及新零售、新业态等新型服务业;大利村在5年内带动大埔村合作购买2间或以上厂房,并以银行理财利率先行垫付的跨村资金互助方式,解决大埔村在帮扶工作期间缺乏资金的问题,再从股权租金收益中抵扣,真正实现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接下来,清溪镇将继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乡村振兴全面改善大埔村的营商和居住环境,支持促进各大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眼于服务基层群众、解决民生问题,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努力走出一条活态化、特色化、值得作经验推广的“后进村”帮扶路子,切实提升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i东莞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x/zl/xczxzt/jyzf/content/post_3565245.html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