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网
当前位置: 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致富信息 > 李树明:情系家乡父老的创业者 返回首页

李树明:情系家乡父老的创业者

时间:2012-10-31 14:03来源: 作者:收藏
  李树明,宾县永和乡农民创业第一人。他是赫赫有名的园艺师,他掌握一整套深奥的蔬菜栽培技艺,他先后多次被宾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农村奔小康带头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标兵”“带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于2011年创建了禾佳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北菜南调。
  李树明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整个童年都是在宾县经建乡永利村度过的,这位六零后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有一种吃苦耐劳、不服输的韧性,受文革时代的影响,和当地的教育也很落后,他只念完初中便回乡务农了,但他从小就对蔬菜栽培种植有极强的兴趣,念小学时,他经常在节假日去姑姑家玩,姑姑家是宾州镇四季青村的菜农,很早就有蔬菜产区,她家当时有一栋一百多平方米的塑料大棚,早春种植一些水黄瓜、番茄、叶菜类等,他每次去的目的都是到大棚里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和表哥一起侍弄这些蔬菜,帮姑姑干一些农活,从那时起,他便萌生了一种信念,立志在蔬菜种植方面有所建树。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磨炼,在棚菜种植区摸爬滚打,他终于圆了儿时梦,成为现在晓有名气的蔬菜种植能人,他创建了宾县禾佳蔬菜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24栋标准温室,年可育苗3000万株;钢架大棚210栋,年产蔬菜6000万斤以上,已成功晋升为国家标准蔬菜生产园区。
  李树明的创业历程可谓异常艰辛,创业历程伴随着酸甜苦辣。81年初中毕业便回乡务农了,当时的经建乡是宾县出了名的穷乡镇,土地贫瘠,一年务农收入极其微薄,仅能维持家庭生活所需,八二年土地实行联产承包到农户,给他的创业带来了机遇,那年早春姑姑家让他去帮助栽植蔬菜,他兴高采烈地前去,帮姑姑家栽完菜后便和姑姑说准备带回一些茄苗偿试种菜,姑姑很支持他,给他500多棵茄子苗,他回去后模仿姑姑家在大地用地膜覆盖技术栽上了一分多地的茄子,村里人好奇地前去观看,感到非常新奇,当黑油油的茄子能采摘时,其它农户的茄苗才长不高,而他首次摘了14斤茄子,拿到县城市场卖了20多元钱,他用这钱买了20斤大米,15斤挂面,回到家中父母非常高兴,他家小园的茄子当年共卖400多元,这400多元在当时够全家半年的花销,他尝到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悦,想到了扩大面积,把庭院所有的土地重新用锹、镐翻过来,挑进农家肥、打垄,又在自家窗前扣小拱棚用炉子加温育苗,在定植的时候提前扣上地膜,在膜上按株距打眼,当时的条件很差,用人工挑水,这一年茄子长势极好,茄子上市也卖了好价钱,这时的他又有了新的思考,我绝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基础上,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更应开阔知识视野,于是每次卖完菜都到书店买几本书,弥补知识的不足,就这样他不断在创业,也不断在攀登知识的高峰。
  几年的种菜经历,他积累了种菜的经验,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便把他家承包田附近一栋旧房子买下,建了一栋100平方米的温室和一栋300多平方米的塑料在棚,温室和大棚均按照省园艺所提供的设计建造的,这时他已和有关科研单位进行了正面接触,在科研单位的正确指导下,改变了过去传统低效的耕作模式,在棚菜区打了一眼井,安装上了水泵,随着栽植面积的扩大,由过去骑自行车驮菜到赶牛马车拉菜,发展到驾驶机动车到城里卖菜,在他的带动下,永利村已有20多家农户种植蔬菜,成为了当时很有名气的蔬菜屯。
  于其说李树明这段种菜经历是雏子秀,那赴俄这段经历则是他创业的闪光点。机遇源于93年,经建乡政府外调劳务去俄罗斯种植露地蔬菜,他被派往俄罗期提供技术服务,负责全面生产,在俄期间,如鱼得水,他掌握了大型机械化种植蔬菜知识,与俄方专家进行工作交流,对蔬菜种植有了新的认识,种植技术日臻完善,种植观念也得到了更新。他人生的最大转折点是95年,他又一次被聘请去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地区种植露地蔬菜,他们一行30多人到达目的地已是4月4日,可那里还是白茫茫一片雪地,他们顶着寒冷做着前期准备工作,5月6日大地上的积雪已经全部融化,有些土地上还存有秋季存留的绿色植物,因为西伯利亚地区冬天的雪来的特快。当时俄方提供了一座旧铁棚,作为早甘兰育苗用,在早甘兰苗栽植到露地,他便思考如何利用陈旧铁棚,进行更高价值的再生产,他决定进行大胆尝试,和翻译一起去俄罗斯种子商店买了3000粒荷兰进口黄瓜种籽,播种在旧铁棚内,这一尝试带来了惊喜,这种荷兰进口黄瓜品种具有很强的优越性,雌性系果多、抗病、产量高,800平方米大棚黄瓜到秋共卖了4万多元人民币,他和老板看到了商机,他抓住了这次商机,很激动的商量着来年的种植计划,为实现种植计划,他亲自带领工人去山林里挑选木材,建造了中国式大棚温室2000平方米,木制大棚40栋,每栋1000平方米,育苗土也准备就绪,奋战了2个月后凯旋回国。
  第二年春节刚过,他带领8名劳务人员乘坐去往俄罗斯的国际列车,到俄后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3月5日播种早甘兰,比俄罗斯提前一个月播种,5月5日定植于露地,5月13日气温降到零下-4℃,一场清雪落在大地上,清早,他去地里看着已经冻得透明的甘兰苗,心里有些紧张,他小心翼翼地把甘兰苗拿到屋里,放在水中,过了一会儿看到小苗恢复了正常,他和老板才松了一口气,他对老板说:“锻炼好”的甘兰苗长时间可以忍受零下-3℃,短时间可以忍受零下-7℃的低温,因此,早春培育各种蔬菜苗质量是最重要的。当年六月末七月初早甘兰上市,60亩地共卖了50多万元,当年的大棚黄瓜、番茄于4月20日开始陆续定植,棚内加炉子防寒加温,这一期间他带领工人昼夜防寒,大棚黄瓜6月上旬开始采收,40棚蔬菜总收入200万元以上。
  在俄工作期间,他勇于创新,地膜覆盖种植露地早西瓜,这一举措受到了俄方农艺师的质疑,在俄罗斯,没有用地膜种植西瓜的先例他却敢于探索,当西瓜上市时,俄方专家媒体大力宣传,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西伯利亚地区种出了西瓜,他也特别激动,他为中国人感到骄傲。
  到2000年,他在俄罗斯工作了8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棚菜基地,成立了自己的蔬菜基地,赴俄8年,他学会了俄语,知道怎样和俄国人合作,同时介绍上千名劳务人员赴俄出劳务,有了自己的棚菜基地,他也决不甘寂寞,后又帮助家乡人签订了10几家蔬菜基地,从2000年到2010年10月,共带领2万多人次赴俄罗斯种植蔬菜,创汇达上亿美元。
  在俄创业这一段经历,造就了一位创业先锋,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他回国看到国内蕴含着极大的蔬菜前景,他决定回国带领家乡人创业,经过对蔬菜市场的考察论证,决定在宾县永和乡创建占地500亩的符号国家标准的蔬菜园区,2010年秋,准备工作完成,2011年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7月成立了禾佳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宾州牌商标,这一园区的建立,带动周边蔬菜面积5000亩。园区可解决农民工120人,生产出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6000万斤,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了北菜南运的伟大战略。
  二十几年的创业历程,他总结出一整套蔬菜栽培管理的成功经验,总体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技术要过关,所说的技术是全方位的,从下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到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气象等,每一环节都含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二是描准种植项目的切入点,项目的投入一定符合市场需求,利用生物技术,物理防治等科技手段生产出无公害的精品蔬菜,特色瓜果等;三是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项事业,首先要热爱,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敢于担当,诚信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惠顾于民。
  禾佳蔬菜专业合作社已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等蔬菜专家建立了稳固的技术支撑关系,2012年再投入资产1000万元,再建5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出口俄罗斯实行品质优质化、设施标准化、技术先进化、产品无害化、主要产品销售链条化的“五化”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宾县蔬菜产业做的更好,实现“西菜东烟”的农业发展战略。
  禾佳蔬菜专业合作社这朵绚丽的小花初绽,她必将成为百花园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