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网
当前位置: 农民网 > 商贸信息 > 致富信息 > 游子归国务农 山坳养殖年入10万 返回首页

游子归国务农 山坳养殖年入10万

时间:2012-08-28 14:33来源: 作者:收藏

  清流县温郊乡梧地村一个小山坳里,近10亩鱼塘连成一片,池里鱼儿嬉游,吃着嫩嫩的青草;鱼塘边的猪舍、羊舍里,小猪、小羊在欢叫,这里便是杨文福致富庄园。

  杨文福,52岁,1981年参军,1984年退伍后,在村里当了20多年的民兵营长,期间他种过田、采过松脂,日子过得还凑合。梧地村毗邻明溪,明溪人出国淘金热辐射这个小山村,2001年10月,他办好签证,赴新加坡打工。

  在新加坡打工期间,杨文福因文化程度不高,又无特长,很难找到合适工作,常常口袋只有几块钱,饿的时候,只能买快熟面来填肚子。2002年受“非典”“禽流感”影响,就业环境更是糟糕,他曾经有二个多月没有找到工作,只能靠家里救济。在新加坡呆了不到一年,老杨选择返乡。这次出国打工,让老杨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文化、没技术,工作难找,更何况是别的国家。

  返乡后,恰逢清流县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农民发展黄羊、溪鱼等多种特色养殖。梧地山林面积广,牧草资源丰富。2003年年底,杨文福东挪西借,凑到两万余元,购买20只种羊,把羊圈设在离家不远的山上,盖起两间小屋,在山中创业。

  养殖业,掌握技术很重要。央视七套、科教频道是杨文福闲时必看的节目,他从中学到很多农村种养技术。他还买回书研读,到各地养羊场取经,向县里专家请教。为扶持发展特色养殖,乡里经常聘请专家教授到乡里授课,每次,老杨总是早早骑摩托车奔波37公里去乡里“充电”。

  就这样,杨文福养羊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种羊陆续产羔,一年下来,出栏50多只羊,他可以赚1万多元。养羊场规模逐年扩大,最多时存栏近200头。但难题也来了,2008年,永宁高速开工建设,途经梧地,羊场离高速工地只有几百米,工棚也建在羊场附近。他明白,人群多羊群易被病菌传染,且建设噪音会影响羊的健康,为保养殖顺利,就筹划搬迁羊场。

  2009年春,老杨上山砍柴,发现在离家一公里的小山坳,土地平整、水源充足,是个天然的养殖场所。他请来挖掘机,开山辟地,建羊圈、挖鱼塘、建猪栏,一个月后,羊搬家了,这群羊还结交小猪、四大家鱼等伙伴,一个生态养殖庄园日渐成形,老杨年收入达10万余元。

  富了,老杨在家建起了二层半的欧式小别墅。这阵子,工人们正忙着内部装修,老杨兴奋地说道:“在家里,只要肯干,只要勤劳,同样可以致富。”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
X